《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我们朗读的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中央党校策划组织的系列采访实录,从2016年11月底到2017年3月中旬,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连载。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刻学习总书记历经曲折的少年时代、奋斗的少年时代,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成长为党的总书记的艰苦奋斗历程,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实现人生价值。
朗
读
中共南平市委组织部
陈中民
大家好,我是南平市委组织部的陈中民,今天由我继续为你朗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在农村插队的经历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与习近平坐同一趟知青专到陕西省延川县插队的艾平同志这样说到:我们都是1953年出生的,同一天从北京出发到延川插队。对我个人而言,这段插队经历对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令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虽然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但我相信,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知青,经历过那段岁月的知青,都会对此念念不忘。
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系列举措以及他自己对知青岁月的回忆来看,7年知青岁月为他治国理政思想树立了“以人民为本”的方向。在陕北农村,习近平与农民朝夕相处,建立起了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树立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理想。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足点,为民、惠民、富民是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这绝非空谈,也绝非易事。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数次提到“人民”,讲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独有偶,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延川县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时,也深情地说:“当时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梁家河当村支书的时候,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正定当县委书记的时候,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不同工作岗位上,他都不曾忘记人民。这是因为,在梁家河的时候,习近平就把人民这两个字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内心。
在陕北插队的知青都知道陕北的特点:这里是农村,也是革命老区,不同于城市、工厂、兵团和农场,插队知青相对自由一些,,可以和农民之间有更全面、更亲近、更真实的接触。在这样的环境下,习近平在梁家河看到了真实的农村,和农民建立了真实的感情。
延川县从1970年就开始招工了。然后从1971年、1972年开始有大批的上学,1972年和1973年连大学带中专走了将近100人。大概到1973年就基本走得差不多了。习近平是北京知青中最后一批离开的,他在农村杆入了党、当了支部书记,带着当地老百姓改天换地。
梁家河的经历让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根基深深扎在中国最广阔的土地上,扎在最广阔的人民群众基础上。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让农民留在农村,还是走向城市?留下的农民怎么留,进城的农民怎么进?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更关涉整个国家的发展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扎根7年,从来没有忘记当年的农民朋友,他深深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农村的真实情况。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举措都非常务实,着眼于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
梁家河的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的开端。他曾经讲道:“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最先提到的“实际”“实事求是”都是实践的具体表现。唯有实践,能认识到实际;唯有实践,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1979年,习近平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到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担任当时国防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耿飚的秘书。对一般人来讲,给国防部长当秘书是一件多么光荣、多么有前途的事情。然而,习近平在梁家河树立了“为人民办好事”的理想,这个理想始终没有改变,实践的过程也始终没有停止,因此他主动提出到基层去。1982年3月,他到河北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再次回到基层,回到群众之中。
从最基层的村支书干起,从为人民办好事的具体实践做起不断扩大实践范围,不断深化实践层次,不断在实践中夯实自信心,并把这种自信心提升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可以说,7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